汤安诺曾坚决与中国“划清界限”千层金,但当国家危在旦夕时,他却转身寻求中国的帮助,这一反转无疑让人意外。
汤安诺是基里巴斯的总统,基里巴斯是位于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国。尽管他拥有中国血统,却选择将反华作为自己的政治工具。在他的主导下,基里巴斯于2003年与中国断交,汤安诺还执意与台湾地区建立了所谓的“外交关系”。而导致这一切的直接原因,是一座中国在基里巴斯建立的卫星跟踪站。
这座跟踪站原本是为了促进中基在航天与科学领域的合作。然而,汤安诺将其妖魔化,称它为“中国刺探美国的工具”。他借此炒作恐慌,试图借“反华”言论来获得西方国家的支持,并迎合美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布局。中国政府对此做出了多次澄清,但最终无果。于是,在2003年,中国决定关闭这座跟踪站,彻底断交。
展开剩余80%刚开始时,汤安诺颇为自信,他认为西方大国会站出来,提供援助和支持,然而现实却没有给他预想的回应。几年下来,基里巴斯的经济和发展陷入停滞,西方援助寥寥无几。汤安诺依然不反思,继续在国际组织中发表反华言论,甚至自称“南太反华先锋”。
然而,天公不作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基里巴斯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这个岛国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到两米,眼看着就要被海水吞没。此时千层金,汤安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先后向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求援,但没有任何回应。甚至连联合国的紧急援助机制也没有启动。他公开表示,“岛国正在消失”,试图通过国际社会寻求帮助。
然而,事与愿违。西方国家在“人权”和“援助”问题上大肆宣传时,真正危急时刻,却对基里巴斯置若罔闻。面对冷漠的世界,汤安诺最终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他意识到自己有中国血统,也曾被媒体称为“华裔总统”,于是他试图通过这一血缘联系,为基里巴斯争取帮助。他开始接触中国的媒体和外交机构,希望借“情谊”获得一线生机。
然而,中国的回应依旧冷淡。没有拒绝,也没有接受,只是静静地看着汤安诺的命运如何收场。这个曾经用反华言论破坏中基关系的领导人,最终在危机面前想起了自己的“根”,但为时已晚。
与此同时,基里巴斯国内的局势也急剧恶化。民众开始反思,反华到底给国家带来了什么?外部援助没有了,岛屿面临沉没而无人问津,连国内基础设施也日益恶化。2016年,新的总统马茂上任,开始了全面的政策调整。他不再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而是决定恢复与中国的沟通与合作。
终于,在2019年,基里巴斯宣布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同时与台湾断交,重新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争议,但马茂坚决表示:“国家利益高于意识形态。”
恢复与中国建交后,基里巴斯的局面迅速好转。中国不仅在气候变化项目中提供了技术支持,还援建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港口、道路、水源处理等。基里巴斯这个原本几乎被遗忘的小岛国,重新进入了国际视野。联合国和其他多边援助机构也开始关注并支持基里巴斯,局势逐渐得到改善。
至于汤安诺,早在他卸任后,他便远离了基里巴斯,定居于斐济或新西兰。尽管他在任期内反复发表针对中国的抹黑言论,但这些言论已成为笑柄,他的政治遗产也被新政府彻底抹去。
很多人可能会问,汤安诺是否得到了报应?或许答案无需明确。作为一位曾将自己华人身份当作政治筹码的领导人,最终却未能保护好自己的国家,反倒只能在异国他乡眼睁睁看着基里巴斯在中国的援助下逐步恢复。如今的基里巴斯,虽然依旧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但至少找到了应对的办法,也有了真正的朋友。而曾经的反华总统,早已成为历史。
这或许正是因果循环的写照。
发布于:天津市线下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