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
效率高速
品质保障
厂家直供
售后保障
产品分类PRODUCT LIST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功名流千古 风德昭后人

时间: 2024-01-14 00:53:28    作者:半岛体育app平台    点击: ( 1 ) 次

  ▲2012年10月4日,古德生(前排右三)与55届高中校友回母校梅县区丙村中学聚会。(学校供图)

  古德生,1937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县区丙村镇,在家乡读过小学私塾、中学,从梅县区丙村中学毕业后于1955年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1960年3月加入中国,同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矿区开采与经营专业并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采矿工程系、资源开发工程系主任,曾担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专家、全国地矿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26日,一则悲痛的消息从中南大学传来:中国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矿业工程专家、中南大学教授古德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26日1时12分在长沙逝世,享年87岁。

  古德生长期致力于我们国家金属矿床高效安全开采理论与工程技术探讨研究,发明了我国第一台颠振型振动出矿机、创立了振动出矿理论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出矿能力、改善了放矿作业的安全性;研发了地下矿连续开采技术,首次在地下金属矿山建成“采场出矿、运矿连续作业线”,为我们国家金属矿床高效、安全开采做出了杰出贡献。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古德生一生疾行在推动中国成为矿业强国的征途上,追忆其生平,他那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国家科技战略需求,一生敢为人先、为人师表、无私敬业的儒雅风范,无不激励着无数家乡后学孜孜以求,笃行不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用在古德生身上再合适不过。古德生的母亲原侨居毛里求斯,为了奉养年迈的家婆,身怀六甲的她,于1936年底带着2岁的儿子(古德生的哥哥)回国,次年古德生降生。古德生3岁那年,还没有来得及感受父爱,父亲就因病在国外撒手人寰。从此,这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全由祖母、母亲的孱弱身躯支撑。

  为了抚养小哥俩和12岁的姐姐,古德生的祖母、母亲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但长年含辛茹苦,也没能改变家庭的困境,姐姐因此辍学回家务农,渴求上中学的兄弟俩,也因交不起学费而进了私塾学堂。其母亲为了圆孩子的“上学梦”,曾挑着两担大米来到学校,才换来兄弟同时跨进梅县丙村中学校门的机会。

  兄弟俩同在一个班里读书,学习认真、刻苦、努力。晨曦初露,便和伙伴赶路上学;日落西山,则与同学匆匆回家。自习桌上那盏昏暗的煤油灯,陪着他们度过了中学阶段的无数个夜晚。经过那些时日的努力和坚持,兄弟俩在学校如鱼得水,学业有成,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也受到村里乡亲们的赞誉和认可。

  古德生读高三时,被学校推荐到海军学院学习,这是个诱人的选择,但是体检第一关,他就因体重不合格而被淘汰。那时古德生无意间在《人民画报》看到一幅辽宁阜新露天煤矿的照片:一台八面威风的大电铲正往大机车装载矿石,满载的列车轰隆隆地奔驰着——这一壮观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了他。那时我国正处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火热年代,他朦胧地意识到:国家很看重发展重工业。向往上大学、 做着金色梦的古德生就这样选定了志愿。

  1955年,古德生兄弟同时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哥哥考上了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古德生如愿考上了中南矿冶学院,从此与矿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0年,古德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加入中国。怀着干一番事业的抱负,1973年夏天,古德生邀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冒着酷暑来到了矿山生产第一线——湖北长石矿。在这里,他们目睹工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劳动,每吨矿石都倾注了他们全部的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古德生认识到:其实,出矿作业在每吨矿石成本中占30%至45%,在工伤事故中占40%至50%,这是生产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他心里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一位采矿科技工作人员的责任,于是决心带头研制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用于降低金属采矿的风险,并提高作业效率。

  要有效地改善矿石的流动性,就必须寻求一种能置于矿堆下工作的振动设备。怎么来实现?古德生的脑海里和资料文库一样,几乎一片空白。为了寻求一条新路,古德生和同事们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四处寻找灵感。经过多个不眠之夜,他和同事们终于完成了单质体、超共振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的全套图纸。

  拿出图纸不易,图纸变为设备就更难。“文革”期间,工厂停产,工人不上班,无法加工,他们只好自己动手,学着车、铣、刨、焊。在那个特殊年代,大家还要轮着 “下乡锻炼”“农场劳动”“学大寨”,常常一去就是一年半载,但大家矢志不渝,断断续续坚持了五个年头,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终于在湖北长石矿试车成功。

  那天,工人坐在控制台前,轻松摁动按钮,矿石随着振动出矿机的振动不停地从井中“流”出,矿山上下一片欢腾。攀登科学高峰永无止境。继1970年开创“振动出矿技术”新领域后,1980年古德生和同事又实现了“采场连续工艺”;在这两项成果的基础上,1990年又变革传统的“二步骤回采”为“一步骤回采”,实现“地下金属矿床连续开采”。这三步骤用了18年,给国内外传统采矿模式带来了变革,影响着金属矿业的未来。

  2016年10月,正值古德生八十寿辰之际,中国工程院发给他一封贺信,信中写道:“您学识渊博、为人谦和,始终工作在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与教学第一线,培养了众多高层次人才。您关心并热情参加工程院的各项工作,为工程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您热爱祖国、科学求实、开拓创新、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是我国工程科技界学习的榜样!”这是中国工程院对古德生的评价,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古德生身体力行,一边致力科学技术研究,一边潜心教书育人。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等荣誉。

  在60余年从教岁月里,古德生对“教师”这一职业有自己深刻的解读。他说:“好的教师应该是热心人,是在教学中能体验到快乐的人,是有科学知识、富有创造精神、有良好素养的人。”

  他真诚地关心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论文、参评材料等,他都要亲自过问并把关,检查修改精确到每一个标点符号。他经常叮嘱学生,论文要修改三遍以上,结论要修改五遍以上。有许多学生参评长江学者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评选材料,他也要亲自把关。

  对于那些不愿意动脑筋的学生,向自己讨命题、讨方法的学生,古德生总是反问:“你自己想过没有?你是怎样看待这样的一个问题的?我只能与你探讨你的思路,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答案。”他就是用这种方法,促使学生去思考,并挖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古德生有一个硕博连读的学生,在他的鼓励下,积极探索新的领域。面对深部开采中高应力致裂的问题,古德生不断启发他如何变害为利来解决这一个都会存在的采矿难题。这位学生最终没有辜负古德生的厚望,研发出一台名为“静、动加载三足压力机”的设备,来测试矿井深部各种动态状况下的高应力。在攻克这个难题的过程中,他不时与古德生探讨,师生共享创新的乐趣与成果。

  多年来,古德生虽然长期在外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但他一直心系家乡梅州,经常回老家或母校调研、走亲访友,时刻关注着梅州的变化。

  对于家乡的发展趋势,古德生也有自己的见解。他于2013年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希望家乡保住一片青山绿水,别过度搞工业化和城市化,眼前的和长远的统筹兼顾,特别是要利用梅州的好山好水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搞搞园艺经济也许是不错的。其次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官员放下身段,主动外出联络在外乡贤,不单单是老板、企业家,还要招才引智回来。

  家乡也未曾忘记他。2013年,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创设“奖”,旨在奖励为国家、为社会、为梅州当地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同年,世界客商大会期间,首届“奖”颁发给了为梅州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总额达1.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杰出乡贤先生、田家炳先生,以及包括古德生在内的14位梅州籍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古德生是苦孩子出身,对家乡饱含深情,对慈母也满怀眷念。古德生曾向记者袒露心扉,他心中一直有遗憾,就是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子女,却过早离世,他没能好好地奉养母亲并为她送终。但母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影响了他一辈子,造就了他严谨治学、不畏艰难的学术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13日,在中南大学主办的2023矿业前沿与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年会上,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采矿手册》《古德生传》正式首发。中国工程院古德生、何继善、范维澄、邱冠周、李建成、桂卫华、王运敏、杨春和等八位院士现场见证并为新书首发揭幕。

  “《古德生传》不单单是古德生院士的个人传记,也是中国矿业快速地发展的缩影,它必能激励采矿专业青年一代。”邱冠周院士在首发式上表示,古德生院士历时近十年牵头编撰的大型工具书《采矿手册》的出版,是我国矿业界泽被后世的大事件。而古德生院士七十余年不懈追求、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勤勤恳恳“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更是广大年轻后辈学习的楷模。

  2013年,梅州日报社策划组织“寻访院士·问道学人”大型采风活动时,本报记者李锦让曾在那年阳春三月带队前往风景如画的中南大学院士楼采访古德生先生。

  “古老个子不高,衣着简朴,人很和蔼也很健谈,时年77岁的他精神矍铄、眼神清澈,眉宇间透出俊秀之气。”据李锦让回忆,当听闻家乡的新闻媒体人前来拜访,古老特意邀上了同在中南大学工作的梅州大埔籍院士邱冠周先生一同热情接待。

  在采访过程中,古德生操着一口带有明显湖南口音的普通线年就离开家乡并长期生活在长沙的老人并未忘记乡音,不时用还算“标准”的梅县丙村客家话和记者一行交流。

  虽然古德生很少接受各个媒体采访,但当话题从最能拨动心弦的乡情切入时,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那次的采访经历,古老身上有两件事令李锦让印象非常深刻:一是其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令人动容;二是他对科研工作的执着与认真令人敬佩。

  交谈过程中,古德生的爱人在旁作伴。据其爱人讲述,古老身体不太好,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对事业一往情深,工作起来很拼命,曾经在工作岗位上昏倒。有一次,她出差了,古老中午做饭时,刚把饭锅放到灶上,突来灵感,便急忙回房绘制草图,不知何时开始,邻居呼叫饭烧焦了,古老开锅一看,原来饭锅没放水,米饭成了焦炭。

  古德生对当前的学术之风和人才培养念兹在兹,他说,如果研究之前就想着名利,是无法做好的。评选博士生导师时,他就曾提出要符合两个条件:才足以教人,德足以润身。这也正是他几十年为人治学的真实“注脚”。

  在院士楼结束完采访的第二天中午,古德生还邀请李锦让一行到他家作客。那天,古德生全程为李锦让一行沏茶倒水,侃侃而谈,言辞真诚恳切,让人如沐春风。临别前,他还专门进书房亲笔题写“事无艰难 何来人杰”八个字留念,这八个字也是古老一生所信奉的人生信条。 这位从梅县山村闯出来的客家人,以矿业天下为己任的先行者,历经几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在中国矿业现代史上写下了华美的一章。回望过去,他“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展望未来,他的大师风范和精神境界必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进。